2016年4月25日晚19:00,东陆法律人沙龙在yl23411永利模拟法庭如期而至。yl23411永利赵春玉博士作题为:“法律拟制正当性的诠释学思考”的报告。赵春玉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yl23411永利,师从我国著名刑法学家张明楷教授。本次沙龙的与谈人是yl23411永利杜建荣博士;主持人是yl23411永利的刘国乾副教授。yl23411永利部分员工到场旁听讲座。
在本次学术沙龙的开场,赵春玉老师通过引用《大明律》、《大清律》等古代立法中有关法律拟制的规定,对比近代我国法律拟制的相关学说,认为法律拟制是一个“既老且新”的问题,其差异性在于近代法律拟制较之于古代更具高度抽象性和概括类型化的立法模式,其原因在于人类思维抽象能力的不断提升。随后,赵老师引经据典,慷慨激昂的就“为什么要法律拟制”和“如何法律拟制”问题进行了精彩论述,在他看来,人们受经验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对事物的认识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同时指出:事物的相同性和差异性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相似性,找到法益之间的相似性是进行法律拟制的核心,并举出大量的法条和具体罪名为例进行解释说明。最后,赵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在找不同行为之间的法益相似性的过程中要注重找到二者实质的相似而不是形式表面上的相似性。
![](/__local/F/35/77/87207D6A769098F518C56845F7B_F9940923_13BEA.jpg?e=.jpg)
报告结束后,与谈人杜老师以一句:“学问之美在于让人一头雾水。”作为开场白,进行了一场风趣幽默而不失专业的点评。杜老师首先从法理学角度出发,对报告主题中的“正当性”进行质疑,认为赵老师对于“法律拟制正当性”论证的必要性不大以及论证对象不够严谨;接着以论文写作结构为切入点,提出报告中并未以诠释学为方法进行论证,对诠释学的阐述篇幅过少,以诠释学作为标题并不恰当;此外,这篇报告对于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法律拟制难以执行问题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实际操作价值不大。最后,杜老师对于赵老师从诠释学进行刑法研究的创新性表达了肯定。在随后的自由提问环节中,yl23411永利的同学们也积极踊跃地从不同角度向赵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看法,赵老师就以上问题也一一进行了作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本次沙龙主题的理解。
![](/__local/B/F3/0D/A9D6CEC1A1B633E13C57162086D_669E639F_12273.jpg?e=.jpg)
在本次学术沙龙中,赵老师引经据典,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与敬佩,三位年轻法学老师之间的精彩厮杀也赢得了满堂喝彩。本学期学术沙龙至今已举办了三期,希望同学们在领略各位老师风采的同时,也能以各位老师为榜样,反思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书籍的阅读,打好理论基础,使自身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